漫遊式評論.規管式環境──在看澳門藝穗後,臆想香港劇場

文章資料

南灣湖的金魚缸之盛世危言

澳門藝穗2009節目之一。演出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為現場演出+錄像;第二部份為裝置創作;第三部份為行為藝術。演出由三巴藝門至南灣湖再至三巴藝門,觀眾全程開放式體驗,與創作者共同經歷作品形成過程,使觀賞成為演出一部份。

如果在聖庇道街.一個累人

澳門城市藝穗2009節目之一。單人表演。


參考

劇團:
地點:
日期: 2009.4.12、16-17

如果在聖庇道街.一個累人開始,演員所飾演的「累人」在街上疲憊地走過,同時快慢有致的舞動著身體,並跟街上的既有物件發生互動,而觀眾就正正站在演員身旁。然後在第二部份,演員一直走到天邊外在聖庇道街上的會址,那是一個空置地舖,在地舖前的落地玻璃背後,演員在佈置成睡房的空間中演出,觀眾站在街外駐足觀看。在第三部份,演員退到地舖內堂,那是用一塊布幕跟第二部份演區隔開,觀眾隨演員走進內堂,才發現那裡是一個正常小劇場的佈局,觀眾坐在觀眾席,演員則走到場中,把第三部份演下去。從第一部份到第三部份,這個演出正好演示了從「環境」(environment)到「場所」(site)的轉接變化。

澳門藝穗官辦色彩濃厚,因此不少申報事項都得到方便。例如石頭公社在南灣湖演出《南灣湖的金魚缸之盛世危言》,演出算是行為藝術的一種,卻仍有著豐富的「環境」意味。一眾演員從岸邊慢走上船,然後船駛到湖中心,演員便開始翩翩起動,演示出各種形體動作。時為是黃昏時份,湖對岸賭場區剛好亮起霓虹光。演出意念別出心裁,也應合了以賭場虹光隱喻盛世幻象的主題。但其中最大挑戰卻不是意念設計,而是技術因難。據說租船成本高昂,主辦者亦需要為數十名演出者購買保險,但更嚴峻的,是若要獲批准演出,必先向九個不同政府部門提出申請。

 

本文原刊於《文化現場》,2009.5.28,香港文化現場有限公司出版。

 

演出名稱:南灣湖的金魚缸之盛世危言
演出團體:石頭公社
演出日期:2009.4.12(13h00-24h00);2009.4.12(18h00-19h00)
演出地點:角落畫廊(三巴藝門)、南灣湖
演出名稱:如果在聖庇道街.一個累人
演出團體:天邊外(澳門)劇場
演出日期:2009.4.16-17(19h30-20h30)
演出地點:聖庛道街/天邊外舊址

劇照:《如果在聖庇道街.一個累人》,天邊外(澳門)劇場,聖庛道街(鄭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