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

「石頭公社」成立於1996年,為澳門非牟利文化藝術團體,為劇場多媒體創作及拓展生存空間而努力。一向積極嘗試不同形式的創作實驗,探索作品的各種可能性,如即興互動、集體創作、結合裝置、錄像等藝術的多媒體演出等;曾嘗試與文字、音樂、樂隊、管弦樂團同台對話;與大木偶和面具一同作演出等。而舞蹈劇場一直為主要創作重心,從1995年至今,已創作近五十個原創舞蹈及劇場作品。演出游走于澳門各地,由室內劇場到日常生活公共空間,如鬧市、廣場、公園、水池、酒吧、廢置商業中心、廢棄廠房、畫廊、鐵皮屋區、舊澳氹大橋、大廈天台、文物建築如大三巴牌坊、婆仔屋等;除了在本地演出外,並多次獲邀往外地進行藝術交流和表演,包括德國、美國、香港、台灣、泰國、廣州、北京及南京等。此外,亦主辦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以及具開創性的藝術教育工作坊,積極從事藝術觀念的開拓及藝術教育的普及工作。現時,石頭公社租用一楝舊式樓房的二樓作為會址,有固定的排練場地,亦可作小型演出場地之用,並會繼續舉辦不同的藝術工作坊等活動,推廣藝術。
http://comunadepedra.blogspot.com/

在澳門,一些環境劇場利用世遺景點作演出場地,但卻未必有跟歷史景觀與社會文化對話。

疏離感由此至終籠罩著整個何東圖書館,疏離不在於它與世隔絕,與現實無涉,也許它也在

行為藝術《飢餓旅客》(澳門) 於是,澳門石頭公社便用一個「自囚在籠子裡的人」作為

至於當地演出劇目如足跡的《龍田戲班興亡錄》、葛多藝術會的《漂流者》與梳打埠實驗工

張健嫻的作品是一個裝置+行為《一個城市人的假期》,她以一個城市人的自覺和身份,以

這個看似「純粹」的演出,究其本質卻一點也不純粹。在貼近像大三巴這樣的閙市的一間地

開始,演員所飾演的「累人」在街上疲憊地走過,同時快慢有致的舞動著身體,並跟街上的

在狹窄巷弄、有限天井、錯身都要小心奕奕的畫廊、移動式觀賞,觀眾位置本來就不多,但

從踏進工廠大廈的那一刻,我便努力想像自己成一個演員,努力把戲演好。當時我並不知道

文化中心二樓大堂是典型的都會建築空間—簡約明快的線條、乾淨一片的銀灰和冷白,理性

《拾遺記》不單從環境中抽取元素,以劇場的魔術挪玩轉化之,它更探勘到環境本身或環境

該項活動的首部份表演《最後晚餐》於晚上十一時半在石頭公社社址舉行,演出時電視正現

站在路的兩旁看演出,時刻要被左右方馳至的汽車干擾,交通警叔叔又不斷「吹雞」驅趕慢

看這次表演/展覽,實在感受良多。還有其他非常精彩的展品與演出片段,恕未能盡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