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甚麼是環境劇場?
現實生活環境被運用作表演時,環境劇場因此在這個空間產生,重要條件是不存在著舞台。
請問你曾參與的澳門環境劇場有哪些?
《巴士奇遇結良緣》、《背囊裡停不了的鐘》、《蘭陵王》
其中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作品?為甚麼?你擔任的角色是甚麼?
《巴士奇遇結良緣》,是在一部穿越城市的巴士上的演出,巴士內空間有限,反而拉近了演員與觀眾間的距離,觀眾以乘客身份更能投人演出當中;角色中有的是售票員及乘客,觀眾同時也是乘客,沒有了距離以後,車廂內的互動引發起笑聲歡樂。巴士慢慢地環繞小島半圈,演出在不知不覺中消化掉,演員有從總站出發的,有途中下車離去的,最玩味的是導演安排到了終站時所有演員都下車離去,包括全程在攪笑的售票員,而只留下車廂內全程默默看著窗外的白髪婆婆與剛剛忘情開懷大笑的觀眾;此時,車廂內又回復平靜,乘客開始再去回味城市的列車乘載著人的生活與感情。流動的空間,流動的笑聲,流動的沉默,讓人永不忘懷。
在參與的環境劇場中,有甚麼難忘的事情?
《巴士奇遇結良緣》裡,當中有一段戲是我跟女朋友吵架,當時在荷蘭園的紅綠燈前發生,正當紅燈行人過馬路時,觀眾在車廂內看著我們在過紅綠燈的馬路上吵架,只有在這一刻綠燈的斑馬線上成了舞台,沒有比這再真實的了,看著我們一邊吵一邊消失,巴士也繼續向前,像生活一般,擦身而過,留下回憶。這是我表演的日子中最難忘的一次了。
對比較正規的劇場,使用環境劇場的優缺點是甚麼?可否具體從參與的劇場中舉例說明。
環境劇場沒有固定的框架,沒有太多的限制,可隨意發揮及可玩性相對較高,此外表演可選擇配合故事的環境去演出,例如是一段講述現今發生的事情的戲,用現代建築的環境可以幫助表演。環境劇場也有很多限制的,如天氣、表演空間及製作上的條件等。
你認為環境劇場在澳門出現的原因是甚麼?現況和前景是如何?
創作人的追求,表演美學藝術在真實環境中讓事件重現。
現時澳門環境劇場的作品,個人認為不算多。澳門是中西文化交匯數百年的城市,有很多適合這類型表演的空間,有待藝術家去發掘,現時政府也是十分支持這類型的演出,對於未來的發展會是樂觀的。
被訪者:陳世平
為人實在單純,做人幾十年來內有點好心底子,但生性愛懶,不愛讀書只管玩,玩起來又只得三分鐘熱度,玩過新鮮就掉了。唯獨演戲這玩意一玩就二十五年,情有獨鍾,自問句戲演得不十分好,但毫不介意。到了今天只為一過戲癮。有角色找個人?無論怎樣,有戲好商量,找找我。
問卷收回日期:2013年7月16日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