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劇場的「逆反幻象」

文章資料

收錄於《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 書冊結集近三十篇劇場評論、創作人、演出者、製作人的私密訪談,結合演出劇照,場地照片,地方文化歷史說明等,透視近二十年來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 「環境劇場」近二十年來是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獨特現象。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將於十一月出版《慢走,澳門:環境劇場20年》文集,結集近三十篇劇場評論、創作人、演出者、製作人的私密訪談,結合演出劇照,場地照片,地方文化歷史說明等,透視近二十年來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 在文集發行同時,出版單位將於澳門南灣舊法院大樓舉辦展覽「行街睇戲」澳門環境劇場文件展。透過圖片、文宣、道具、錄像等,重訪二十年澳門環境劇場「事發現場」,並展示澳門劇場與城市發展共生的獨特性。

展覽於十一月二日下午三時開幕,開幕式邀得香港劇評人小西、本澳劇場創作者郭瑞萍、盧頌寧等以不同角度分享澳門環境劇場的創作現象。展期至十六日,開放時間由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查詢:(853)28351572或macautheatre@gmail.com。

發售地點 香港:實現會社/mccm bookshop 台北:唐山書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新北:有河Book/永和小小書房 高雄:三餘書店 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時光1939 澳門:連勝街no.47 art space/边度有書/悅書房/澳門文化廣場


參考

劇團:
地點:
日期: 123

照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照片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轉眼間,第一次在澳門看「環境劇場」的作品,已經是十二年前(2001年)的事。那次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跟澳門藝穗節的首度合作,而我則是兩個組織自此之後長期合作的「駐節劇評人計劃」的首位駐節劇評人,負責主持劇評工作坊、觀賞演出,並撰寫劇評。在該次訪澳期間,令人最印象難忘,自然要數每年澳門藝穗節必備的大三巴巡遊。與此同時,就是幾個別出心裁的「環境劇場」作品,其中包括在文化中心外人工瀑布演出的《拾遺記》(石頭公社),以及從崗頂劇院、阿婆井、媽閣廟到議事亭前地的流動劇場《綿羊仔咩歌劇》(龍植池導演)。 之後,在歷屆澳門藝穗節中,陸陸續續看到由海內外不同藝術家所一手泡製的環境劇場作品,而劇場以外空間的演出,也慢慢成為了每年澳門藝穗節的一大特色。

半個遊客、半個澳門人的觀點

記得,2007年我曾經撰文評論當年澳門藝穗節的幾個環境劇場作品,並指出「環境劇場裡的所謂「環境」,指(一)演出場地本身的具體物理空間 (二)場地的符號或象徵空間(三)場地所置身的社會或人文空間。」[1]之後,我曾另文指出,「環境劇場」之所以能夠成為澳門藝穗節的一大特色,究其原因,「首先,雖然澳門的都市空間在過去十年有不少的轉變,但基本上仍然保留著原本舊城的格局,小街小巷,舊建築林立,這對於需要特別的空間與環境氛圍的「環境劇場」的創作,是比較有利的。」[2]現在回頭看,這個對澳門環境劇場發展的所謂有利條件,自然跟澳門歷史城區在2005年7月15日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關。 但經過多年來的觀察以及跟澳門藝文工作者的傾談,發現澳門環境劇場的演出空間遠較澳門歷史城區為廣闊,有好些劇場工作者甚至刻意將觀眾引領至世遺地區以外的尋常百姓家,這不得不叫我這個「半個遊客、半個澳門人」的觀眾,重新思考,這些年來,我到底在云云的澳門環境劇場作品中,看見了些什麼。

首先,說自己是「半個澳門人」,是因為家父自小在澳門長大。他雖在廣東出生,但不少同代人相似,因為戰亂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下避難,並在澳門接受中小學教育。父家曾擁有澳門身份証,雖然十八歲中學畢業後,即到香港謀生,並從此落地生根,但由於在居澳期間一直照顧家父的姑丈姑母,一直留澳,我小學時候幾乎都會到澳門歡渡暑假。所以,我對於舊澳門街,一直都有着很深遠的記憶,那是一個議事亭前地還可以行車的年代。然而,自從升上中學以後,由於人長大了,加上心思轉變,父母也不再安排,直至2001年的澳門藝穗節,已得少訪澳。換言之,我對於澳門街的記憶,大多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舊澳門,我對八十年代以後澳門的認識,根本上是一片空白。這也解釋了為什麼1999年石頭公社來港演出《後太平天國系列之天國近了》,我會感到如此震撼,因為舞台上所見的,是一個陌生的澳門。又或者,我從來就不認識澳門。

回頭看來,我懷疑我對於澳門環境劇場作品所置身的社會或人文空間,一直都充滿着童年記憶的投射。雖然,這些舊澳門街的記憶,或許跟同代的澳門人有一程度上的相通,但我懷疑我跟他們在同一個作品中看到的,並不是同一個澳門。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多年以來對於澳門環境劇場作品的評論,一直都只能抽象地談論其「社會或人文空間」,或構成解讀這些「社會或人文空間」的美學條件。換言之,我無法直接切入這些「社會或人文空間」,談論當下澳門人所熟悉的「日常生活」。

 吊詭的「逆反幻象」

後來跟澳門的劇場朋友熟落了,才知道我兒時經常出現的南灣、西灣與大馬路,只是澳門街的一小部份。透過來澳觀賞演出(尤其是環境劇場演出),我開始留意到中產階級足跡所及以外的黑沙環與新橋區。但受到2007年之後香港興起的保育潮影響,我開始「對號入座」,從「舊區重建」的角度解讀澳門環境劇場的作品。但問題是,舊區重建只有待至近年,才開始在澳門零星冒現。現在回頭看,當年的解讀,顯然是投射多於一切,充滿着不同程度的誤解。就此來說,我只是「半個遊客」。

於是,我不得不重新思量:那麼,對於那些完全不認識澳門歷史民生的遊客觀眾與客席創作人來說呢?我們/他們在澳門的環境/環境劇場中,到底看見些什麼?又看不見些什麼?還是,澳門的環境/環境劇場為遊客觀眾與客席創作人提供的,其實只是另一種更為複雜與精巧的「逆反幻象」(reverse hallucination)?[3]澳門環境劇場發展至今二十年,或許是時候停下來,好好想一下這些令人困惱的問題。是為序。

 

[1]小西著:〈青春就是那團火——評澳門藝穗的三個本地新世代演出〉,《 澳門日報》2007年12月27日。
[2]小西著:〈當城市變成主題:論澳門城市藝穗09 的幾個環境劇場演出〉,《劇場.閱讀》2009年9月。
[3]阿巴斯術語,可參考莫兆忠在〈沒有空間,不是劇場──澳門「環境劇場」20 年〉一文中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