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甚麼是環境劇場?
「環境劇場」(Site-Specific Theater)以環境為創作題材,配合現場情境設計創作演出,脫離舞台鏡框式的表演形式,所有的空間都是表演區域,同時,所有的空間也可以作為觀賞的區域。而特定的環境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意義外,也可包含其他有趣的元素,例如由建築和設計而產生的空間感覺。
請問你曾參與的澳門環境劇場有哪些?
大三巴牌坊前演出的希臘悲劇《伊狄帕斯王》飾演伊狄帕斯王的母親,巴士上演出的《巴士奇遇結良緣》飾演女子,黑沙灣街市內演出的《環境劇場工作坊結業演出》,牛房倉庫內演出的《藍天》,營地街市內演出的《背囊裡不停的鐘》飾演女子(自己),鄭家大屋中演出的《漂流者之屋》分飾多個角色。
其中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作品?為甚麼?你擔任的角色是甚麼?
印象最深刻的是《巴士奇遇結良緣》。在行駛的巴士上演出,觀眾與演員的關係拉近,有著將演出帶入生活領域當中的感覺,觀眾和時間亦成為演出的一部分。
在參與的環境劇場中,有甚麼難忘的事情?
記得演出《伊狄帕斯王》時,當時演區在大三巴牌坊前的梯級上,演出進行中,有隻小狗從梯級旁走入演區內,吸引大家的視線,很有趣!但完全又沒有影響到演出。另一次在《巴士奇遇結良緣》的演出,當時巴士行駛至荷蘭園大馬路紅綠燈位置,戲中講述我與男朋友在巴士上吵架,一怒之下我就立即下車,男友即時跟上,那時剛好是紅燈,巴士必須停下,我與男友就在紅綠燈的行人專線上繼續演出,而觀眾就從巴士的擋風玻璃看著我們的演出,整個視覺效果相當吸引(很有電影感)。
對比較正規的劇場,使用環境劇場的優缺點是甚麼?可否具體從參與的劇場中舉例說明。
環境劇場演出的優點在於靈活性較高,劇場活動的焦點多元且多變化,戲劇的所有元素相互平衡。而缺點就是容易有機會遇到突發性的事件,可能會影響演出的進展,但亦可能是其優點,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以上令我印象深刻的演出。
你認為環境劇場在澳門出現的原因是甚麼?現況和前景是如何?
環境劇場在澳門出現的原因與劇院不足有很大關係。對比香港,澳門申請地方作為環境劇場演出相對較容易。而澳門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若能同時配合環境劇場方面發展的話,前景會是明朗的。
被訪者:林偉彤
八九年踏足舞台,半世人生離不開;偶有作曲輕自唱,提起畫筆訴心曲。環境劇場我結緣,回味無窮印象深。
問卷收回日期:2013年7月17日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