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文問卷記錄

文章資料

訪問/問卷

收錄於《慢走,澳門:環境劇場二十年》 書冊結集近三十篇劇場評論、創作人、演出者、製作人的私密訪談,結合演出劇照,場地照片,地方文化歷史說明等,透視近二十年來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 「環境劇場」近二十年來是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獨特現象。澳門劇場文化學會將於十一月出版《慢走,澳門:環境劇場20年》文集,結集近三十篇劇場評論、創作人、演出者、製作人的私密訪談,結合演出劇照,場地照片,地方文化歷史說明等,透視近二十年來澳門劇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面向。 在文集發行同時,出版單位將於澳門南灣舊法院大樓舉辦展覽「行街睇戲」澳門環境劇場文件展。透過圖片、文宣、道具、錄像等,重訪二十年澳門環境劇場「事發現場」,並展示澳門劇場與城市發展共生的獨特性。 展覽於十一月二日下午三時開幕,開幕式邀得香港劇評人小西、本澳劇場創作者郭瑞萍、盧頌寧等以不同角度分享澳門環境劇場的創作現象。展期至十六日,開放時間由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查詢:(853)28351572或macautheatre@gmail.com。 發售地點 香港:實現會社/mccm bookshop 台北:唐山書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新北:有河Book/永和小小書房 高雄:三餘書店 花蓮:時光二手書店/時光1939 澳門:連勝街no.47 art space/边度有書/悅書房/澳門文化廣場


參考

劇團:
地點:
日期:

你覺得甚麼是環境劇場?

那好像不得不先說說我覺得甚麼是劇場……但與其說是我「覺得」,不如說是我現階段較有「興趣」參與或觀看的劇場更好。能夠透過任何媒介,讓觀演之間產生即時的反應和高濃度情感的劇場,都是我現在較喜歡的。所以,對我來說,所謂環境劇場,就是以「環境」作為那個主要傳遞媒介的劇場。而當然,那個「環境」不一定要是自然的,或戶外的,如一個以突出劇院本身結構來傳達訊息的劇場作品,也可以是很「環境」的,就像本年藝術節期間我有份參與的演出《告別:身體十六章》便是一例。

 

請問你曾參與的澳門環境劇場有哪些?

1993年的《大話西遊》,2000年《荷蘭園記之婆仔夢》, 2003年《禁葬──安蒂岡妮》,2011年《境遷》,2012年「送海」中的《空流》;如以上題我的觀點來看的話,那還有2011年的《四川好女人》,和2012年澳門藝術節的《又一好人》。

 

其中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些作品?為甚麼?你擔任的角色是甚麼?

在《荷蘭園記之婆仔夢》中在一段是比較印象深刻的:那個演出是由室內演到室外的,觀眾在欣賞完室內的部份之後,還需要乘坐為他們安排好的巴士到澳門不同的地點,片段式地看到剛剛在舞台上的角色就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的身邊,最後再集合至婆仔屋作結,單單是這個過程的安排已經夠深刻了。而在當中我是飾演一名在澳門海關工作的警員,到室外演出的段落,我被安排要在司打口某酒店內跑出,與觀眾相遇,然後繼續跑下去的;而我們選擇那酒店的原因,是因為在那裡有很多從國內來澳謀生的「小姐」在聚腳與工作。還記得我穿著戲服步入酒店「躲藏」時,那群「小姐」立即被我的一身(擬似警務人員的)裝扮嚇得雞飛狗走,而那一幕則剛好被走到附近的觀眾們捕捉得到,就在那一刻,環境敍述了一切。

 

在參與的環境劇場中,有甚麼難忘的事情?

如何令觀眾看到你想他們看到的東西,是很困難的,因很多時在環境劇場的演出中,觀眾的焦點往往都比在有特定演區的表演空間來得更廣,更不易集中。為應付這情況,有些朋友會借助技術的幫忙,如多加燈光照明或聚焦在想突出的事物上,又或把音量調大一點,去爭取觀眾的注意;不過我記得去年在沖繩參與戲劇節期間所看到的一個演出,演員們都把自己裝扮成綿羊,在草地上慢步,雖動作微細,但卻能充分展現出一隻綿羊的生活狀態,觀眾們的眼球也被一直的吸引了過去,也令我感受到「表演」的重要性。

 

對比較正規的劇場,使用環境劇場的優缺點是甚麼?可否具體從參與的劇場中舉例說明。

若從演出的角度看,我不覺得會特別有甚麼優缺點的分別,若你是有意識的選擇「環境」作為你與觀眾的溝通媒介,而不是純粹將某個演出「搬出街做」的話。或許,所需籌備和計劃的時間會長一點,表演者的狀態也會有一點不一樣,但還是不覺得有甚麼優缺之分啊。

 

你認為環境劇場在澳門出現的原因是甚麼?現況和前景是如何?

雖有人提出過因澳門的正規演出場地不足,所以應該多發展環境劇場這形式來滿足對場地的需求。但我還覺得是因為愈來愈多人對自身生活的環境的注意度提高了,以及對社會不尋常的發展速度的一種回應。

至於前景方面,在這個資源與產量成正比的運作模式下,估計暫時將不會有甚麼大的發展,因為「唔抵做」(不化算)。

葉嘉文2

被訪者:葉嘉文

「卓劇場」聯合藝術總監。 演員,劇場導演,戲劇導師。

問卷收回日期:2013年7月17日